您当前所在位置:职场资讯 >你不了解的程维,滴滴老板背后的创业故事
发布时间:2019-10-30
来源:
程维,36 岁,滴滴出行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。在今年9月19日由《财富》发布了“中国 40 位 40 岁以下的商界精英”榜单中,排名第4 ,是中国首屈一指的年轻企业家之一。
他出生于江西的一个普通的家庭。本来是学霸的他,却在高考中意外失误,漏掉试卷一面的三道大题,最终考上了同样是985、211的北京化工大学。毕业后,他顺利进入阿里巴巴旗下公司从事销售工作。
在阿里的几年,程维凭借个人实力与自身努力,成为当时阿里巴巴最年轻的区域经理,而后的2011年,他成为了支付宝B2C事业部的副经理,主抓支付宝产品与商户的对接。职位的不断进阶,让程维的视野不断扩大,开始转向了运营工作。
如果继续留在阿里巴巴,程维的前途不可限量。他却不安于现状,许多人创业是凭借着一股冲动,程维却选择了将冲动暂时压抑下来。当时,美团的CEO王兴也鼓励程维出来创业,因为王兴自己就已经创业了几次,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,并且对商业价值有了一定的判断能力。
2012年6月,程维辞职,并创立了小桔科技。一款名叫“滴滴打车”的软件就这样。对于程维来说创业的过程更像是在不断地闯关。决定做滴滴打车,更多的是凭借他自己的直觉。
之前在阿里工作时,他经常需要出差,因为几次打不到车而误了航班,而交通出行质量的问题也困扰了他许久。至此,程维决定自己创业,就是要改变中国人的交通出行质量。但他身边的人都说这个想法太不靠谱。所以,究竟要不要做这件事,就成了程维要闯过的第一关。
可是,直觉告诉程维,越是不成熟的市场,就越是有发展的空间。一旦市场已经培育成熟再进入,就已经没有任何机会了。决定以后,程维就立刻开始市场调研。在调研过程中,他发现如果想要把打车软件做好,必须攻克两个难关,线下司机和开发软件本身。
当时,程维给自己设立了一个目标:“用两个月的时间上线滴滴软件。”而他用的方式则是选择外包公司。在一次与一家外包公司洽谈过程中,他问对方做这样一个打车软件需要多少钱。没想到对方却反过来问他想要做多少钱的。程维这才知道,原来做软件也是可以讨价还价的。至于其中的具体区别,程维根本搞不清楚,更不知道技术还分为IOS端、安卓端、前端和后端。
经过近两个月的时间,软件虽然完成了,但却不能使用。对方给程维的解释是,这样的软件有五成的概率可以“响”,也就是说,用户通过这个软件呼叫两次,出租车司机至少能响一次。眼看给自己制定的两个月期限已到,迫于无奈只能跟对方商量,是否能将“响”的概率改进为百分之七十五。
意识到技术外包不靠谱以后,程维终于下定决心,要寻找技术合伙人。他的想法是正确的,很快,曾经的同事就帮他找到了许多技术人员,还给他列了一份名单。程维就按照这份名单,一个一个地去面谈,但沟通结果并不乐观。
无奈之下, 程维想到了一个“下下策”。他开始向类似搜狗和腾讯一类大公司尝试。于是,他找到了一些腾讯和百度的技术人员面谈,可惜还是没有人愿意与他合作。
一次偶然的机会,程维加了一个微信群。突然有一个自称是猎头的人找到了他。程维说出了自己的要求之后,一个月后,猎头再次出现,告诉程维,找到了一个合适的人叫张博。
冥冥之中的默契,见到张博的第一面,程维就觉得,他就是自己要找的那个人。果然,谈话结束,程维更加确定要把张博拉到自己的团队里面。他甚至兴奋地给自己的天使投资人王刚打了一个电话,说张博就是上天给他的礼物。
但软件刚上线,就给了程维一记狠狠地耳光。在给交通委员会展示软件的时候,程维连用滴滴软件呼叫了两次。半分钟过去了,软件竟然没有任何反应。程维那一刻让他意识到,无论做任何产品,都要做到七十分以上。
打车软件想要顺利推广,最便捷的方法就是找出租车公司谈合作。当时,北京一共有189家出租车公司,程维觉得,两个月之内,让1000名司机使用上他们的打车软件,不是什么难事。可是40天过去了,没有任何一家出租车公司愿意和他签约。出租车公司关注的问题是滴滴有没有交通委员会的红头文件。既然在北京不好推广,换个城市程维想到了深圳。可是,到了深圳,面临的问题依然一样。
就在程维举步维艰的时候, 接到了一个同事的电话,昌平的一家叫做营商出租的出租车公司愿意合作,公司的规模不大,只有七十辆出租车。程维忽热感受到种黑夜里迎来曙光的感觉。只要有家出租车公司与他们合作,再找别人谈合作时,就有了底气。果然,接下来的一个星期之内,一连有四家出租车公司与他签约。
好不容易有越来越多的出租车司机响应了滴滴软件,程维又开始面临订单难的问题。开着滴滴软件,手机一天要浪费十几个兆的手机流量,接不到一个订单,有的司机甚至选择卸载滴滴软件。
为了让司机师傅对滴滴软件有信心,程维的确是什么办法都用了。他甚至专门请了一个人,每天什么都不做,只负责打车。这个人每天的工资是400元,程维只有一个要求:“资金有限,省着点花,就绕着三环打车,不去昌平就行。”
流量和推广的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,强大的竞争对手又摆在了程维的面前。当时滴滴打车的第一个竞争对手是“摇摇专车”,并且已经拿到了350万美元的A轮融资,资金充足,还有一定的用户基础。
“摇摇”光是在广播电台做一个广告,就能花三十万,可滴滴的全部资产仅有八十万,根本没办法和对方竞争。好在一名滴滴的员工想出了一个办法,在摇摇的广告后面接了一句:“拨打电话即可下载安装。”司机们并不能分清滴滴和摇摇的区别,果然就这样安装了滴滴的软件。
为了组建一支强大的团队,程维也想方设法地招聘人才。柳青就是程维从高盛集团挖过来的。当时,柳青的年薪是400万美元,程维根本付不起这么多,却凭借自己的执着与梦想打动了柳青,使他最终加入了滴滴的团队。
2014年,滴滴和“快滴"展开了一场烧钱大战,几乎每个月都要“烧”掉三四亿人民币。如今的滴滴也致力于将滴滴打造成站式的出行平台,同时 也在极力倡导“分享经济”。将社会上的闲置车辆都利用起来,让交通出行的质量更高,让道路上的拥堵更少,让城市的环境与空气质量变得更优,都是程维的大情怀,并且是他在未来努力的方向。
职场资讯推荐